安徽省科创导师培养计划“人工智能创新工坊”圆满落幕
2025-08-21

818日、19日,安徽省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主办的安徽省科创导师培养计划“人工智能创新工坊”(以下简称工坊)在合肥大数据产业园举行。联盟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朱东杰,中国科大计算机学院教授、中国科大-开阳先进汽车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杨子江,中国科大创新创业导师、安徽五十六钡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宋红彪,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科产总监郭荔葳、研发总监周维,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解决方案经理、工程师徐徽、左津豪,芜湖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焱、AI首席专家任磊以及来自联盟高校、企业的新工科相关领域骨干教师、创新创业导师等参与工坊活动。

在开班仪式上,朱东杰强调了将企业真实需求与科创导师的课程建设、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相结合的必要性。他指出,本次工坊“从真实企业需求出发,历经市场调研、原型设计到解决方案”的活动主线将充分展示技术前沿-产业场景-方案设计的科创融合实践路径,他勉励大家珍惜机会,全身心投入工坊学习。

活动中,杨子江教授带来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前沿趋势分享,他结合自身研究经验与产学研协同实践,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的演进脉络和发展机遇,重点剖析其在汽车自动驾驶领域的落地案例,为在场学员搭建起技术前沿与产业需求、应用场景的认知桥梁,助力学员精准把握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的方向。

在企业需求发布解读环节,来自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芜湖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现场发布企业真实需求,解读需求背景与技术挑战,让学员直接对接产业一线难题。

在工坊实践环节,学员以团队为单位,围绕企业发布的真实需求开展跨领域协作,完整实践并体验从市场调研到方案设计的全流程。宋红彪作为工坊导师进行了“市场调研与问题定义”、“方案构思与原型设计”的知识点讲解与现场指导,通过标准化流程操作介绍和真实案例剖析,为学员打通从需求分析到方案落地的关键路径。

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芜湖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作为企业导师全程驻场指导,提供真实业务场景解读与技术可行性支持。各团队聚焦“企业背景、需求目标、竞品调研、预期目标、核心痛点、技术难点” 等核心内容共创方案,这种“面对面拆解业务场景、手把手解决技术卡点”的模式,帮助学员快速打破“理论认知”与“产业实操”的壁垒,切实将产业需求转化为具象化的技术实践成果。

经过一整天的工坊实践,各团队通过头脑风暴拆解需求、研讨方案,高效整合跨领域智慧,最终形成了兼具可行性与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及原型设计,并依次进行了路演展示。

在点评环节,宋红彪、郭荔葳、周维、徐徽、任磊等导师从需求分析精准度、问题定义清晰度、技术创新突破点、场景应用适配性等维度展开专业点评,并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宋红彪在总结点评中,高度肯定了全体学员的学习成果与实践表现。希望本次工坊成为起点,推动学员与企业持续开展深度科创合作。

在工坊开展期间,全体学员还前往羚羊工业互联网公司参观,近距离观摩了平台如何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赋能企业生产流程优化、供应链协同及智能化管理的真实案例,进一步加深了对 “人工智能如何服务产业实际”的认知,为后续方案优化与实践应用积累了直观经验。

结业仪式上,三支表现突出的学员团队获得“优秀团队奖”;同时,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获得本次活动“突出贡献奖”,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芜湖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获得“合作伙伴奖”。

安徽省科创导师培养计划”是在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指导和支持下,安徽省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推出的首个师资培训品牌项目,目前已经成功举办多期活动,得到了联盟内外各参与单位的广泛好评和赞许。此次工坊是安徽省科创导师培养计划的全新活动形式,通过组织引导学员协作学习、深度实践,多维度提升科创导师实战能力。本次活动得到了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芜湖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安徽网赛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睿思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联盟将持续组织开展师资培训、人才培养、项目培育等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安徽省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安徽省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秘书处